• 浏览量:104
  • 创建日期:9月前
  • 最后编辑:24天前
  • 编辑次数:3次

历史编辑记录更多
    最近参与编辑
    皮卡虫 (Pikaia)
    实体命令:/summon lepidodendron:prehistoric_flora_pikaia ~ ~1 ~

    Pikaia,可译为皮卡虫,生存于寒武纪的水体中。

    生物数据信息

    生命值:2点(

    攻击力:无

    护甲值:无

    移动:较慢的游动

    掉落物:死亡后掉落生皮卡虫

    行为:皮卡虫会主动拾取进食鱼食,进食可以恢复皮卡虫1点()生命值。

    皮卡虫为水生生物,若它在陆地上,则会无法行动并且窒息而亡。

    生物图鉴信息皮卡虫-第1张图片

    生成群系:Cambrian Gravels、Cambrian Coastal Creek、Cambrian Ocean、Cambrian Ocean Shore。

    食性:Fish Food,仅进食鱼食。

    繁殖方式:两只皮卡虫进食后,靠近繁殖产生经验,并掉落一个带有皮卡虫NBT的水生卵

    如果身处水中,右击带有皮卡虫NBT的水生卵,会在玩家位置生成一只皮卡虫。

    若站在陆地上,皮卡虫则会在准星位置的水中生成。

    生物互动信息

    捕捉方式:1.对准皮卡虫使用水桶右击即可捕捉皮卡虫。皮卡虫-第2张图片

    2.将水生生物陷阱放置在皮卡虫可生成的自然群系中,在陷阱内放置对应皮卡虫食性的食物等待被捕捉。

    在陷阱中的皮卡虫同样需要使用水桶进行捕捉。

    皮卡虫-第3张图片

    在受到玩家的伤害时,皮卡虫不会反击。

    手持鱼食右击皮卡虫可进行喂食使其繁殖。

    皮卡虫有群居行为,多只皮卡虫会形成小群一起行动。

    复活方式

    挖掘寒武纪含化石石头,加工清理出带有皮卡虫NBT的化石,与苯并溶剂、管型瓶合成为含有皮卡虫DNA的管型瓶。

    击杀皮卡虫,使用生皮卡虫可与苯并溶剂、管型瓶合成为含有皮卡虫DNA的管型瓶。皮卡虫-第4张图片将含有皮卡虫DNA的管型瓶放入DNA复合仪中加工为含有皮卡虫NBT的培养结囊皮卡虫-第5张图片手持培养结囊右击即可生成皮卡虫。

    生物现实信息

    皮卡虫属于脊索动物门Chordata,头索动物亚门Cephalochordata,皮卡虫科Pikaiidae,皮卡虫属Pikaia,模式种纤细皮卡虫Pikaia gracilens。此属学名为Pikaia Walcott, 1911。皮卡虫-第6张图片

    语源:属名Pikaia – from the pika鼠兔,a small alpine mammal and cousin of the rabbits一种小型高山哺乳动物,也是兔子的近亲。Pikas live in the Rocky Mountains, including near the Burgess Shale鼠兔生活在落基山脉,包括伯吉斯页岩附近。但是在化石出土地附近有一座名为皮卡峰的山,此属语源可能与此有关。种加名Gracilens – from the Latin拉丁语 gracilens,“thin纤细,simple简单的,” in reference to the shape of the body指身体的形状国内已有Pikaia译名为皮卡虫,由此Pikaia gracilens可译为纤细皮卡虫。皮卡虫-第7张图片

    皮卡虫从轮廓上看非常接近后斯普里格鱼,身体细长,头部位于前部的一小块区域。身体侧面扁平,有腹鳍朝向后部的迹象。在所有化石标本中都可以看到许多V形或锯齿形的肌节,被解释为肌节或肌带。一个狭窄的背侧结构沿着生物体的长度延伸可能代表脊索,但这种解释仍有待证实。头部有两个相等的裂片和一对短而细长的触手状结构。没有眼睛的迹象。就在头部后面,身体的腹侧,中线两侧有一系列多达12对小而短的尖状结构。这些被认为与鳃裂有关。

    皮卡虫化石出土较少,已知的皮卡虫化石都出土于伯吉斯页岩。

    资料参考:WALCOTT, C. 1911. Cambrian Geology and Paleontology II. Middle Cambrian annelids. Smithsonian Miscellaneous Collections, 57(5): 109-145。

    皮卡虫-第8张图片皮卡虫-第9张图片

    短评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