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量:79
  • 创建日期:9月前
  • 最后编辑:1月前
  • 编辑次数:1次

历史编辑记录更多
    最近参与编辑
    腊肠角石 (Sphooceras)
    实体命令:/summon lepidodendron:prehistoric_flora_sphooceras ~ ~1 ~

    Sphooceras,可译为腊肠角石,生存于志留纪的水体中。

    生物数据信息

    生命值
    成年的腊肠角石,aged:100%:3点(
    刚生成的腊肠角石幼体,aged:23%:0.5点(

    攻击力:无

    护甲值:无

    移动:较慢的游动

    掉落物
    成年的腊肠角石:死亡后掉落生腊肠角石腊肠角石卵腊肠角石壳体、少许经验。
    刚生成的腊肠角石幼体:死亡后有几率掉落生腊肠角石、少许经验。

    行为:腊肠角石会主动拾取进食鱼食,腊肠角石进食可以恢复1点()生命值。

    腊肠角石为水生生物,若它在陆地上,则会无法行动并且窒息而亡。

    生物图鉴信息腊肠角石-第1张图片腊肠角石-第2张图片

    生成群系:Silurian Crinoid Garden。

    食性:Fish Food,仅进食鱼食。

    繁殖方式:两只腊肠角石进食后,靠近繁殖产生经验,并掉落一个带有腊肠角石NBT的腊肠角石卵。

    腊肠角石-第3张图片腊肠角石-第4张图片

    如果身处水中,右击腊肠角石卵,会在玩家位置生成一只腊肠角石幼体。

    若站在陆地上,腊肠角石幼体则会在准星位置的水中生成。

    生物互动信息

    捕捉方式:对准腊肠角石使用水桶右击即可捕捉腊肠角石,对准腊肠角石幼体使用水桶右击即可捕捉腊肠角石幼体。腊肠角石-第5张图片

    2.将水生生物陷阱放置在腊肠角石可生成的自然群系中,在陷阱内放置对应腊肠角石食性的食物等待被捕捉。

    在陷阱中的腊肠角石同样需要使用水桶进行捕捉。

    腊肠角石-第6张图片腊肠角石-第7张图片

    在受到玩家的伤害时,腊肠角石不会反击。

    手持鱼食右击腊肠角石可进行喂食使其繁殖。

    复活方式

    挖掘志留纪含化石石头,加工清理出带有腊肠角石NBT的化石,与苯并溶剂、管型瓶合成为含有腊肠角石DNA的管型瓶。

    击杀腊肠角石,使用生腊肠角石或腊肠角石壳体可与苯并溶剂、管型瓶合成为含有腊肠角石DNA的管型瓶。

    腊肠角石-第8张图片将含有腊肠角石DNA的管型瓶放入DNA复合仪中加工为含有腊肠角石NBT的培养结囊腊肠角石-第9张图片

    手持培养结囊右击即可生成腊肠角石幼体。

    生物现实信息

    腊肠角石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头足纲Cephalopoda,直角石亚纲Orthoceratoidea,直角石目Orthocerida,腊肠角石科Sphooceratidae,腊肠角石属Sphooceras,模式种截切腊肠角石Sphooceras truncatum。此属学名为Sphooceras Flower, 1963。腊肠角石-第10张图片语源:属名Sphooceras国内已有译名为腊肠角石,来自其壳体形态描述。种加名Truncatum暂未查询到相关信息,发现其他拥有此种加名的生物种加名意为截切,可能用于描述腊肠角石生长过程中外壳脱落截断切去的行为。由此Sphooceras truncatum可译为截切腊肠角石。腊肠角石-第11张图片

    腊肠角石的贝壳结构接近直角石类,但是没有尖锐的壳顶,看上去圆滚滚的像一根香肠。其截面暴露出内部的腹管,隔板和气室。但是气室在壳顶没有渐变,而是突然消失。腊肠角石-第12张图片较小的化石,其顶端的小圆包是刚孵化时长出的第一个螺壳,但是此结构从来没有在S. truncatum成体的化石上发现这个部分,可能是它们在生长的过程中自然脱落了。断裂断裂的壳顶部位的孔洞重新被钙质封闭,变成圆圆的钝头形成了特殊的腊肠状外观。S. truncatum的发现表明,就像贝壳卷曲成螺旋形一样,头足动物的演化史上也多次出现贝壳退化进入体内,软体完全暴露在外面的类型。S. truncatum可能是此条进化道路最早的探索者。

    Sphooceras属的化石出土于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地区,S. truncatum的化石多出土于意大利的撒丁岛。

    腊肠角石-第13张图片
    腊肠角石-第14张图片

    短评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