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 (Moon)

    在游戏中打开星图并点击地球将星图放大到观察卫星的视图,就可以看到这颗围绕地球公转的地球唯一自然卫星——月球。而在乘坐火箭升空后自动打开的星图中,可以选中月球并前往这个维度。月球的维度编号是-28。

    从主世界出发前往月球,乘坐一阶火箭或者更高阶的火箭均可。同时,月球也是只考虑星系模组的情况下,玩家能够到达的第一个地外星球,只有高于一阶的火箭才能突破地月系统的限制,而制造它们需要用到一开始只能在月球上采集到的的原生陨铁。

    月球的表面被苍白的月壤所覆盖,其下是纹理更为明显的月球土层和颜色深沉的月岩。地势较为平坦月球上的任何区域生态群系均为Moon,铜矿石、锡矿石、蓝月宝石矿石奶酪矿石分布在月球地下(以往同时安装有ic2等模组时,它们的矿物也会默认生成在月球地下,现在许多模组不再把影响月球矿物生成作为默认的配置了),居住着外星村民月球村庄会生成在地表,隐藏着许多战利品以及二阶火箭设计图月球地牢也会在地表留下入口。月球的地形生成与主世界有诸多相似之处,海平面高度为Y=62,地下分布着纵横交错的矿道,Y轴高度0~4处是基岩层,如果没有密布的陨石坑,月面本应是类似于平原的地貌。然而这些陨石坑中并不能找到陨石,要想收集陨铁,玩家要等待陨石砸到周围的地面上,所有加载着的区块中都可以发生这个随机事件。

 

月面与远处的一处月球村庄:

月球-第1张图片

    

    月球维度中,玩家和其他生物/实体受到的重力作用约是在主世界的16.3%(这个值曾是18%),跳跃高度、摔落伤害、箭的轨迹、掉落物的轨迹等等均受到影响。例如,落差>=3米后1生命值/米的摔落伤害计算规则将会变为落差>=3米后0.16生命值/米,那么一位没有受到保护、拥有20HP的玩家将会因跌落超过123米而受到致命摔伤(20/0.163≈122.699)。

    羸弱的重力以及太阳风的冲击使得月球无法捕获和维持有效的大气层,这个维度是真空缺氧的,玩家需要佩戴频率模块来探知声音以及种植植物来收集氧气。许多主世界的敌对生物在月球上发生了进化,它们穿戴上了呼吸辅助设备以避免缺氧,还拥有了更高的生命值,它们在这个荒凉的世界不依不饶地从黑暗中诞生并追击玩家。但它们相比于这里的原住民来说依然不够纯粹——外星村民甚至不需要呼吸就能生存。

    月球的日长为地球(主世界)的8倍,也即192,000tick为1游戏日(折合现实时间160分钟)。第0tick时日出,在一天的96000tick(以主世界时间计算的的第4天,折合现实时间第80分钟)时月球进入夜晚,持续到第二天日出。2017年5月的一次更新(详见Github)以前,月球(还有其他一些维度)的昼夜循环对应着主世界上看到的月相,比如当主世界晚上可以见到满月,就意味着月球上正处于白昼。


月相与月球昼夜循环的关系:

月球-第2张图片


    在月球抬头看向天空,可以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而地球总是位于玩家的Facing数值为(180,-90)时天空的偏北位置,与太阳的运行轨迹错开。以往的一些版本中,天空中的地球是跟随着玩家移动的,当玩家由月球赤道线(z = 0)向南移动,地球看起来会由南向北移动,而当玩家由月球赤道向北,地球则会向南。当玩家位于到z = 11,500或z = -7,000,地球刚刚出现地平线上,在z = 2,250时地球正好在太阳的运行轨迹上,月球的正午可以看到日全食(太阳被地球完全遮挡),这些贴图效果不会令月球表面的光照发生变化(附油管视频)。

此段资料引用于“主世界 (Overworld)”并与其保持同步更新。  编辑

简介

主世界是玩家Minecraft游戏之旅开始的地方,即玩家的默认出生地,环境十分类似于现实中的地球,拥有茂密的森林、广阔的平原、无边无际的大海和高耸的山峰。在这里,玩家可以获得充足的资源,拥有丰富的生活以及精彩刺激的冒险。

主世界最高可达Y=320(更新于1.18,1.18以下版本则为256),最低可达Y=-64(更新于1.18,1.18以下版本则为0),但在水平四个方向上可以各延伸29,999,999格,如果每个方块的棱长是1m的话,总面积可与海王星相比。在世界的边缘有世界边界墙,玩家只能通过指令穿过。主世界被分为许多区块,每个区块长宽各为16格,高384(-64~320)格(更新于1.18,1.18以下版本则为256)。

默认的世界ID为0。如果与下界的ID -1,末地的ID 1,联系起来看,可能是暗示了主世界在下界的上面,末地的下面。

自然特征

主世界拥有许多生物群系(生态系统),各个生物群系又有各自的特点,比如不同的地形、生物以及气候等。常见的生物群系有平原、海洋、森林、山地等。

在主世界中也会生成各种各样的结构,比如洞穴、湖泊等。有时玩家也会见到自然生成的建筑,例如村庄、地牢、要塞、废弃矿井、林地府邸等。

月球-第3张图片

主世界是三大维度中唯一拥有昼夜更替的维度,太阳和现实中一样东升西落,而云则向北飘去。时钟和床也只能在主世界正常使用(时钟在下界和末地会乱转,而床在下界和末地会直接爆炸)。在白天,太阳会给予地面15的光照强度;而在晚上,微弱的月光只能给予4的光照强度,而主世界绝大多数怪物在亮度7及以下就会产生。因此,主世界的夜晚是相对危险的。如果玩家想要在夜晚或者黑暗的洞穴里探险,务必要做好战斗准备。

主世界是三大维度中唯一拥有天气更替的维度,拥有3大种天气:晴朗、降水(包括降雨、降雪以及炎热生物群系中的阴天)与雷暴(包括降雨、降雪以及炎热生物群系只打雷的情况)。

晴天的光照正常(白天15,夜晚则为4),是Minecraft中最平常的天气。

在降水时,白天光照降到12,但不影响夜晚的光照。在高于Y=92的地方,降雨会变为降雪,并在地面上留下积雪。降水可以扑灭方块以及实体上的火(除了地狱岩上的火),也会伤害到部分怕水的生物(例如雪傀儡和末影人等)。

雷暴天气发生时,天空光照亮度会被视作5,这意味着怪物能在这一天的任意时刻生成(即使是正午)。在雷暴发生的同时会电闪雷鸣,闪电会对实体造成5点伤害(2.5颗心),并让某些特定生物变异(如村民变为女巫,爬行者变为高压爬行者等)。被闪电击中的地面会着火,并有可能造成火灾,点燃TNT甚至激活下界传送门。

生物

主世界中的生物分为六大类:被动型生物、中立型生物、攻击型生物、可驯服生物,效用型生物和防御型生物。

被动型生物:绝大多数不会攻击玩家(即使被玩家攻击),常见的有鸡、羊、牛、猪等。

中立型生物:如果玩家没有攻击他们或者触发一定条件(比如在距离末影人64格范围内不戴南瓜直视末影人头部,这会激怒它),它们一般不会攻击玩家,常见的有蜘蛛(亮度≥12,)、末影人、僵尸猪人等。

攻击型生物:会主动攻击玩家,绝大多数会对玩家造成伤害,常见的有僵尸、骷髅、爬行者、女巫等。

可驯服生物:可以用食物驯服的生物,其中狼和羊驼在驯服前是中立型生物,常见的有狼、豹猫、马、驴等。

效用型生物:由玩家创造或生成在特定环境中(如铁傀儡自然生成在规模以上的村庄内),包括铁傀儡和雪傀儡。

防御型生物:当认为“受到威胁”(一般是玩家靠近时)会进行攻击或被动防御的生物,目前只有河豚。

进入维度的方式

  • 在下界进入与主世界传送门对立的传送门;

  • 进入末地的返回传送门。

当然,主世界也是玩家默认的出生点。

月球 (Moon)
资料分类:卫星

短评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