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教程由作者设定使用 CC BY-NC-SA 协议。

注:本教程有许多的概念、有各种公式,请谨慎食用。

IC²这个mod大家想必都熟悉,他最主要的地方就在于“工业”二字,而工业就必须要有电,这是常识。工业²里提供了许多的发电方式:像初期使用的火力发电,无脑堆的风力发电,还有类似沼气发电、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等等等等。但当属发电输出扛把子的,却是这个——核电。

首先,你要知道核电是怎么发电的。世界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周围的电子构成的。轻原子核的融合和重原子核的分裂 都能放出能量,分别称为核聚变能和核裂变能,简称核能或核电。

工业²里面的核电是属于核裂变。而核裂变的发电原理是这样:裂变材料发生核裂变→核能被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来→驱动蒸汽机→产生电能。当然,在工业²里面就变成发生核裂变→产热→产电。

好,概念解释完毕,来正格的。首先,进行核反应的场所叫做核反应堆,现实里面很大,在工业²里面当然不是那么大,变成了1个方块,也可以使用核反应仓进行扩充。核反应堆和核反应仓的图片如下图:

核电——从入门到瞬间爆炸(未完)-第1张图片

左为核反应堆,右为核反应仓

注:核反应仓只能贴覆在核反应堆上,不能单独存在。如果打掉一个核反应仓所依附的核反应堆,所有依附在上面的核反应仓都会掉下来。其次右键核反应仓的一面也可以打开核反应堆。对核反应仓通入红石信号也可以启动反应堆。

反应堆也可以贮存热量,最多 10000 点,反应堆贮存的热量即是堆温。因堆温不同,反应堆对周围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 当堆温 > 4,000 时,以核反应堆为中心周围 5*5*5 的方块就有几率着火

  • 当堆温 > 5,000 时,以核反应堆为中心周围 5*5*5 的水就有几率蒸发

  • 当堆温 > 7,000 时,以核反应堆为中心周围 7*7*7 的生物就有几率就有几率收到伤害(然而万能的防化服可以抵挡);

  • 当堆温 > 8,500 时,以核反应堆为中心周围 5*5*5 的方块就有几率变成岩浆

  • 当堆温 ≥ 10,000 时,核反应堆就会爆炸!!!

对于水蒸发和和方块着火的问题,基本上可以忽略,不在反应堆周围放可燃方块和水就可以了(可燃方块可以理解,但是感觉水基本上不会有人放);比较棘手的是伤害和岩浆,伤害会给周围的生物造成伤害,不过穿了防化服基本上就没什么大碍了,替换成岩浆就是件极其蛋疼的事情,因为它可以会把你的导线、拉杆替换成岩浆!如果你用的还是强冷!那我也只能说:逝者安息。

但是有几个方块不会融毁,第一个,基岩,这个不必多说,但是怎么获得是个问题;第二个,建筑泡沫,这个玩意可以包住线缆,再也不怕烧线缆了!红石信号?拉杆放在建筑泡沫上面啊!第三个,反应堆压力容器一套,这些玩意很贵,建议用建筑泡沫。

我们右键核反应堆/核反应仓,打开反应堆。未贴覆核反应堆的界面如下:

核电——从入门到瞬间爆炸(未完)-第2张图片

贴覆了1个核反应仓的反应堆界面如下:

 核电——从入门到瞬间爆炸(未完)-第3张图片

贴覆了6个核反应仓的反应堆界面如下:

 核电——从入门到瞬间爆炸(未完)-第4张图片

反应堆,说白了就算个箱子。未贴覆核反应仓的时候是是3列6行,共18个格子;每贴覆一个核反应仓就会增加1列,即6格;贴满了核反应仓(6个)以后就有了9列6行,共54个格子。核反应堆/核反应仓接收到红石信号时会开始核裂变,断开红石信号时核裂变也会断开。这个箱子却不普通,里面装的是核燃料、反应堆的散热片和冷却单元等。具体如下:

核电——从入门到瞬间爆炸(未完)-第5张图片

红色:燃料棒(其下都是其枯竭版本)

白色:GT添加的东西

黄色:冷却单元

浅绿色:散热片和热交换器(左热交换器,右散热)

葡萄色:其他系列

1.燃料棒

如果把反应堆比作火力发点机,那燃料棒就是燃料。燃料棒里的原子核被中子轰击,分裂成较轻的原子核并放出能量和中子,然后中子又打击另一个原子核。。由此继续下去,提供大量热量,这就是燃料棒的作用。

燃料棒按棒数可分3种,单联、双联和四联。如图,圈起来的3*2的格子,第一行就是每种核燃料的单联、双联和四联版本,他们的产热与产电不同,但使用的寿命相同(这里说的是同种燃料的,不同燃料制成的燃料棒时间当然是不同的)。下面给出数据:

燃料产热(单位:点/s)发电(单位:EU/t寿命(单位:s)
浓缩核燃料4 / 24 / 965 / 20 / 6020000

(相当于5h33min20s)

钚铀混合氧化物核燃料4 / 24 / 965 / 20 / 6010000

(相当于2h46min40s)

1 / 6 / 241 / 4 / 2050000

(相当于13h53min20s)

硅岩4 / 24 / 965 / 20 / 60100000

(相当于27h46min40s)

①:HU与发热点数是两个玩意!!发热点数是从IC2(这里是指的经典版,也就是那个烧铁出来精炼铁的时代)开始就有的一个概念;HU是在IC2 exp版本因流体热反应堆才引进来的概念,HU只是把发热点数乘了2

②:本教程的所有t都是1/20s

③:MOX燃料的发电与堆温有关——当然你如果只是搞一个堆温保持为0、产热与散热稳定的摆法那就没啥用了

④:你安装了至少5.08+版本的GT

⑤:保证你安装至少5.09.26版本的GT

如果安装了GT 5.09.17,则所有的燃料棒产电翻倍,但是MOX的最大热增幅从5倍被降到了2.5倍了,且在HU模式下热冷却液所含热量翻了4倍。

在.27版本里,IC热交换器里热冷却液的热量涨到了5倍。

在核反应堆里,燃料棒与其他燃料棒相邻时,他们的发热与发电与基础的数据有所不同。如下例子:

核电——从入门到瞬间爆炸(未完)-第6张图片

(超频散热片只是用来散热的,不影响我的表达及其效果)

我们可以看见,两个单联相邻摆放,发电不是 2×5=10 EU/t,却是20 EU/t,这是为什么呢?其实IC2这样设计是符合物理学的。伴随着发电量的提高,发热也越来越高,但是为什么他们的发电量和发热量会改变呢?是谁在改变呢?这就引出了一个概念:效率

一般说的一个燃料棒的效率,指的是它的总效率。总效率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效率,一部分是附加效率。基础效率是固定的,单联燃料棒的基础效率是1,双联是2,四联是3;附加效率是不定的,它指的是燃料棒上下左右4个格子里面燃料棒/中子反射板数量的总和

有了效率,那下面就给出发热量和发电量的公式:

基础发电:浓缩铀燃料 5 EU/t  |  MOX燃料 [ 5 + 20 ×( 堆温 / 10000 ) ] EU/t

发电量 = 基础发电×总效率

发热量 = 2×总效率×(总效率+1)

可以看出来,发电量是个一次函数,而发热量是个二次函数;无论如何,发热量的增长总是最快的。所以说,如何平衡 发电和耗材是永远的难题。

这样算一算,那上面这个例子,总共的发电量是20,发热是24,是不是想到了什么东西?没错,双联燃料棒和四联燃料棒就是把多个燃料棒集中于一个格子里,可以极大的压缩空间;当然,副作用就是他们的效率增加时,发电量和发热量的增加会及其的明显,因为他们的附加效率是附加在单个燃料棒上的(这里的单个燃料棒指是构成多联燃料棒的单个燃料棒)。可能说的有些迷,下面来举例子:

 核电——从入门到瞬间爆炸(未完)-第7张图片核电——从入门到瞬间爆炸(未完)-第8张图片

如图,这就是双联燃料棒拆开后的样子,就是两个燃料棒相邻。双联燃料棒当用效率计算它的发电量和发热量时,应当使用 ( 双联基础效率 + 附加效率 ) 得到其单个燃料棒的效率,之后按此效率当成单个燃料棒的总效率计算,最后乘棒数得到这整个燃料棒的发电量/发热量。

下面举例:

 核电——从入门到瞬间爆炸(未完)-第9张图片

如图,一个单联燃料棒和一个双联燃料棒挨在一起,计算其发电量和其发热量。

首先计算单联燃料棒:发电量是 5 × 2 = 10 EU/t,发热量是 2 × 3 × 2 = 12 点

然后是我们的双联燃料棒,单个燃料棒的发电是 5 × 3 = 15 EU/t,发热量是 2 × 3 × 4 = 24 点。这是单个燃料棒的,因为我们是双联所以乘2,最后得到发电 30  EU/t,发热 48 点。加起来得到发电 40 EU/t,发热 60 点

我们再看,同种核燃料所灌装成的燃料棒使用的寿命都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的发电量和发热量,一个四联的铀燃料棒自己一周期下来也许只能产生60×20000×20=24,000,000 EU/t,但如果他的效率哪怕只增加了1,我们看看发电:5×4×4×20000×20=32,000,000 EU/t,也是及其的惊人了。所以说,效率对于核电及其的重要;但是,副作用也及其明显:原先时,四联燃料棒每秒只会产生96点热,但是效率加了1之后的发热则变成了2×4×5×4=160点,增长相当惊人但是也是很容易看出的——因为发热的计算公式中有个地方“总效率×(总效率+1)”,那么可以说明,燃料棒的发热量公式是个二次函数。所以如何平衡发电与发热是个永远的难题。

2.散热片

散热片就是给反应堆降温用的东西,工作的方式就是先从燃料棒或者反应堆吸热到自身堆积一会,之后再排出。但是有个另外的东西就是元件散热片(就是那个中间是长得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