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量:105
  • 创建日期:9月前
  • 最后编辑:3月前
  • 编辑次数:3次

历史编辑记录更多
    最近参与编辑
    最近浏览
    伟齿蛤 (Megalodon Bivalve)
    物品命令:/give @p lepidodendron:bivalve_megalodon 64

    矿物词典: staticdnaPNlepidodendron:bivalve_megalodon (1)pnfurnaceSeafood (100)itemShellfish (33)pndietShellfish (33)

    Megalodon Bivalve可译为伟齿蛤,生成于泥盆纪、侏罗纪的海洋中。使用剪刀可完整破坏采集,空手即可破坏并掉落生贝肉

    伟齿蛤仅能放置在水下的墙壁、地面上,无物体碰撞体积,无法悬空存在,会被下落的方块破坏。

    伟齿蛤可与苯并溶剂、管型瓶合成为含有伟齿蛤DNA的管型瓶,可放置在熔炉中烤制为古代奇异海鲜。

    伟齿蛤在模组中的类型属于海洋双壳类Marine Bivalve。

    伟齿蛤-第1张图片

    伟齿蛤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有壳亚门Conchifera,双壳纲Bivalvia,厚齿类Pachydons,Cardiiformii总目,伟齿蛤目Megalodontida,伟齿蛤科Megalodontidae,伟齿蛤属Megalodon,未知模式种。

    伟齿蛤-第2张图片

    伟齿蛤科的成员个体巨大,有着厚实的壳,具退化的异齿型齿的铰板,都具有外韧带、内板和位置相似的后闭壳肌、喜居于热带——亚热带碳酸盐陆棚环境。伟齿蛤科的成员被广泛认为是固着蛤,是数亿年地质历史上唯一战胜过珊瑚的造礁生物。

    伟齿蛤发展了以表栖到半内栖占优势的生活习性,在古生代和中生代早期向着较大且较厚的壳、更大而重的铰合区转变。随着伟齿蛤类越过了二叠纪和三叠纪的界线,这一进化趋势随后进入侏罗纪,产生贝壳厚实而巨大的巨型种类(直径约18cm),例如Pachyrisma grande。

    伟齿蛤的化石主要发现于晚三叠世时期,例如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隆务河就发现了中三叠世时期的同仁伟齿蛤Megalodon tongrenensis Chen et Zhang, 1979。一种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江达县字咔区发现的晚三叠世新物种,被命名为江达新伟齿蛤Neomegalodon (Neomegalodon) jomdaensis Zhang, 1985。

    最早的化石记录为泥盆纪,416 - 403 Ma百万年。最晚的化石记录为侏罗纪,151 - 145 Ma百万年。

    伟齿蛤的英文名称与巨齿鲨相同极易混淆,机翻会将其译为巨齿鲨,需要注意区分。

    伟齿蛤属Megalodon名译为large tooth,大的牙齿。巨齿鲨:好巧啊,兄弟。

    伟齿蛤-第3张图片伟齿蛤-第4张图片
    伟齿蛤 (Megalodon Bivalve)
    伟齿蛤 (Megalodon Bivalve)
    资料分类:固着生物:泥盆纪
    最大叠加:64个 / 组

    短评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