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教程由作者设定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第一部分:为什么要搞个“更泛用”

   首先,B站上大佬有做用CC电脑辅助控制的坐标打击炮,那个方案的精确度和射程比我接下来要更高精确,更远射程。详细看大佬的视频 BV1CX4y1o7cA

但是遇到没有安装CC电脑的服务器呢?或者说你也发现了……上面那个方案坐标打击炮的装填有自动装弹机什么的,坏了或者出了故障。“俺不懂啊!”

再者是这玩意射程……我用的时候只能覆盖范围在1.5km左右,在PVP服里面这个距离从基地打不着敌人,但是拖出门吧又不太方便。都拖出门贴脸了,我是不是不如搞个速射炮闩的小钢炮贴脸轰他丫的?

这样的使用情景对坐标打击炮确实不太友好了,毕竟这玩意设计出来是……远距离精确打击的目的,要机动性的精确打击,还要可以移动到敌军附近部署,确实不太适合他。

于是就有了我接下来的缝合怪方案——钢速射炮闩+精度打击+矿车装配器移动。

第二部分:理论思考

  ①:钢速射炮闩通常用在手推炮架的小钢炮上,具备空手右键就能装填的方便优势,可以用大型弹壳充当发射药装填,等效4火药,弹药初速度+160m/s,这样的装药量足够打到中近距离了,直线打击距离是520m(这个数字绝对不是故意的,是真的试出来的,更精确的可能是523m)

 ②:通常的坐标打击炮炮身管材质选择是下界钢,因为这样的满配可以提供更远的射程。但是影响射击精确度的因素在另一个大佬写的教程中也有提到(点这里去看)。炮的材质固然影响精确度,但是钢和下界钢的材质同样属于能接受的打得准程度!

材质上我们可以换用钢的代替下界钢,这样就可以兼容钢速射炮闩了,只要不要不小心装太多发射药进去就行了!(当然当然,这是因为我的存档里面钢速射炮闩不能和下届钢的炮身安装在一起。如果你能安装在一起那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如何精确的控制火炮瞄准打击,又另一位大佬的教程中也提到了(点这里看),这位大佬甚至还在教程评论区给出了一个坐标计算程序!没有安装CC电脑也可以自己输入参数计算炮角了,非常棒。

我个人补充几点,那个计算程序里面的装药量是老版本火炮(0.5.3b前)的发射药,1装药=+20m/s弹药初速度,新版本(0.5.3b起及之后)的发射药已经是+40m/s弹药初速度了,也就是说记得看一下自己的发射药下面写的是加多少初速度,假如你装填的发射药一共是+160m/s初速度,那么在大佬的程序里面就应该输入8装药量

关于坐标打击炮的更泛用方案-第1张图片

 



第三部分:实际构建

      第一部分出现的坐标打击炮作者大佬有在视频下方评论提到过:关于炮腔炮筒比例组合对炮的发射散射误差的影响,只要炮筒是炮腔的两倍就能消除误差。

那么结合之前理论思考的结果,钢炮身,钢速射炮闩,造出来的结果是这样的:
关于坐标打击炮的更泛用方案-第2张图片

 然后安装一下瞄准模块,加上方向机和两个可编程齿轮箱,用风车(9个类风帆方块就够,这台炮只需要165su)配合转速控制器调1转速,就做成这样子:

关于坐标打击炮的更泛用方案-第3张图片

到这里,就已经是组装好了,直接可以开始使用,搭几个辅助方块到炮尾上面,拉下火炮底座的组装火炮拉杆,在计算程序内输入底座坐标和目标坐标,装药量填8,前端转轴长度填10,计算出来的结果一个是俯仰角θ,另一个就是水平方向角了

别忘了输入初始炮口朝向,然后按照计算出来的角度乘以8,取整后输入可编程齿轮箱里面,超过360度就先转360度再把剩下的补齐,根据正负号来修改是正转还是反转。然后等待炮身转到预定位置,空手右键炮尾打开炮闩,先塞炮弹,再塞发射药(推荐装大型弹壳,火药填充4)。然后开火!

在我的存档里面,这样一套流程下来做出的炮,能够精确打击520m内40m外的目标,误差在2个方块内,可以接受的结果。然后就是把风车关掉方块化,包括炮管都用用强力胶粘起来,在底下放个矿车装载器,扳手shift右键给装配好的矿车拿下来。

好了,现在你拿着的是一台坐标打击炮游击版,你可以冷不丁的拿着他出现在PVP服敌军的视野外部署(24视距能看到的距离是384格,这种距离也不一定可以看清楚你就是了),打几炮。强力胶涂好再拍拍屁股走人,换个地方再打几炮……

甚至因为这个炮做的是中近程距离,恰好敌军有人在线还可以帮你加载落点区,你自己加载发射区,就算没有人帮你加载落点区都能打到*,520格的最大射程确保你肯定在16区块的火炮打击加载范围内,说人话就是不用担心加载炮弹问题。

因为是空手打开装填的速射炮闩,所以他真的可以射的很快速,不需要卸载炮开后膛把发射药和炮弹用装载器捅进去,直接空手就是一个塞,关好炮闩直接开火,不需要重新瞄准,急速八连发射完马上拍拍屁股走人,等人家顺着弹道飞过来咱又在另一个地方可以开火了),甚至单兵就能做到这些事情。

而且因为材料是钢……不贵,至少比下界钢便宜——

好了,我分享的造泛用炮的教程就到这里结束!我本人会常看评论区回复问题的。

(封面是经典的跳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