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教程由作者设定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前言

“养蜂?一个区块足以!”——沃兹基朔德

作为魔法金属(M3)重要后勤之一,养蜂是自动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单靠养蜂就可以获得32种以上的常见物资。我会尽我所能,为大家带来一篇深入浅出的自动化养蜂厂建造教程。

本文使用的M3模组版本为7.1.6,MC版本为1.7.10。

在阅读本文前,我假定读者对魔法金属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若想在本地实现本文讨论的装置,还需要有足够的后勤资源进行建设。

本文仅讨论养蜂厂的设计方案,不涉及其他模组,不会提及魔法能、女王蜂等基本资源的合成,也不会提及产物的处理。有需要的读者可见文末的“相关阅读”一节。

希望阅读完本文后,读者能各有自己的收获。

如何摆放蜂箱

在一定的空间内放更多的蜂箱无疑是更好的选择。让我们先从蜂箱上限的判定机制入手:

“摆放时,以当前蜂箱为中心,X、Y、Z轴-13~+11的范围内(可视为25*25*25范围)最多存在6个蜂箱,否则新摆放的蜂箱将自动被破坏成为掉落物。不同的蜂箱之间摆放数量限制是独立的。”

由此可见,蜂箱对于坐标正方向的判定比负方向的要少2格,所以想要最大化蜂箱的占地,我们需要把蜂箱向坐标值减少的方向放置(或是从东南角开始,向西北方向放置)。如图2.1所示。

养蜂教程—基于单区块的高效自动化养蜂厂设计-第1张图片

图2.1 在坐标上的摆放顺序造成的差异

根据这个原理,笔者设计出来一种在单一区块平面内(16×16)的最大摆放方法。如图2.2所示,摆放需按照图中红色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在每片绿色区域任意放置6个蜂箱。如果合理放下,一个这样的平面最多可放置24个同种蜂箱。

养蜂教程—基于单区块的高效自动化养蜂厂设计-第2张图片

图2.2 区块的平面示意图

在满足蜂箱判定的情况下,可以在绿色区域内任意摆布蜂箱,蜂箱底部可按需求放置能量激发方块以提高效率。这里笔者提供一种可用的中心对称摆法,如图2.3所示。摆放顺序遵循上述原则,并且需要保证每部分的蜂箱两两一组分为三组,各组朝向分别不同。注意,向南和向北是不同朝向尽管他们看起来一样)。图中摆法只是众多摆法之一,更多布局读者可以自由发挥。

养蜂教程—基于单区块的高效自动化养蜂厂设计-第3张图片图2.3 蜂箱摆放位置参考

此处蜂箱的不同朝向用于养蜂硬币的自动化收集,如果你还没有看明白的话,我会在后文详细解释。

如何让蜂箱工作

要想让蜂箱工作需要满足2个条件:蜂箱内有女王蜂蜜蜂;蜂箱半径17格,高度±2内有至少4朵花。若养蜂厂在主世界则还需要季节不为冬天(wiki中"光照充足"条件存疑,即使将整个养蜂厂都用遮光玻璃覆盖,蜂箱依旧能工作)。笔者推荐把农田相关自动化建在丰饶之地,一是特定环境能加速作物生长,其次是蜂箱可以一年四季不停歇地工作bgm也好听

根据蜂箱工作原理,只需要在中心放上花格箱,附近想放上花朵的地方换成土壤,然后工作前预先放下至少24朵花即可。如图3.1所示,可以在此基础上替换更多的土壤用于种花。放在中心的好处是只需要一个花格箱,范围内的生成花能被所有蜂箱检测到,并且因为花格箱可接受蜂箱的加速效果,花朵的补充速度非常快。其不足就是花格箱消耗肥料的速度也非常快,约为0.3个/s。

养蜂教程—基于单区块的高效自动化养蜂厂设计-第4张图片

图3.1 花朵和花格箱的摆放参考

接下来是为蜂箱补充女王蜂和蜜蜂。在蜂箱上方摆放移物水晶,如图3.2所示。中间腾出来的空间我们等会放其他东西进去。

养蜂教程—基于单区块的高效自动化养蜂厂设计-第5张图片

图3.2 放置用于输入物品的移物水晶

在区块中心放上2个熔炉,用于整个区块内女王蜂和蜜蜂的传输链,如图3.3所示。用熔炉是因为熔炉其造价低,而且对移物水晶来说只有一格容量,容量小可以避免传输物品时在容器中堆积过多物品(原料充足的情况下这点通常可以忽略)。

养蜂教程—基于单区块的高效自动化养蜂厂设计-第6张图片图3.3 女王蜂和蜜蜂的熔炉-水晶传输链

花格箱的肥料补充很简单了,直接链式向上传输即可,如图3.4所示。

养蜂教程—基于单区块的高效自动化养蜂厂设计-第7张图片

图3.4 花格箱的肥料传输链

图中外部输入的资源基本可以随着养蜂厂的运转实现自给自足,但启动时需要一定量的初始资源,这些资源的多少决定了最初能把养蜂厂做的有多大。

最后我们还需要给这些水晶提供魔法能,在区块中心最后一个空格放下魔法能制造器魔法能分享石碑。注意,一个石碑分享魔法能的垂直范围为5格距离,因此每两层共用一个能源也足够了(最好是最高级的制造器),避免多个能源共同作用出现不必要的麻烦也可能是杞人忧天。如图3.5所示,魔法能的补充仅需在魔法能制造器中链式向上传输即可。

养蜂教程—基于单区块的高效自动化养蜂厂设计-第8张图片

图3.5 能源摆放参考

输入物资的工作就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只需要等待蜂箱工作不断产出资源。

如何收集

收集蜂箱产出

收集蜂箱内的资源想必读者能无师自通。每一层在合适的位置摆放移物水晶和收集箱,然后把收集箱向下链式传输,最后再集中处理。更多细节此处就不赘述了,下面着重说一下如何自动收集养蜂硬币。

收集养蜂硬币

通常情况下,玩家右键打开蜂箱的GUI时,同时获得储存在蜂箱中的养蜂经验和养蜂硬币。当我们只需要收集硬币时,可以使用物品水晶代替玩家右键,然后用搜集水晶吸走掉落的养蜂硬币。

物品水晶会严格识别其下方两格的方块,对于蜂箱来说,不同的朝向不会被识别为一种方块。因此上文提到的两两一组的朝向设计,可以让两个物品水晶互相识别对方脚下的方块,不会出现重复识别导致有蜂箱未被收集的情况。

因为这里物品水晶是代替玩家执行右键打开容器的操作,所以水晶内存储的是什么物品无关紧要(可以理解为玩家无论手持什么东西都不会影响右键容器)。一个小技巧:在一个悬空的箱子里每一格放上一个物品,然后在箱子上放置物品水晶,水晶范围设置成2,待水晶吸走一格物品后,用方块法杖把物品水晶挪到蜂箱上方,如此往复。最后在中心空位处放上搜集水晶收集硬币。摆放结果如图4.1所示。

养蜂教程—基于单区块的高效自动化养蜂厂设计-第9张图片

图4.1 摆放物品水晶

至此,一个单区块的养蜂厂基本完成,不过我们还可以再继续改进一些。

如何扩展

结构扩展

我们完成了蜂箱的平面布局后,现在把这部分看作一个整体在Y轴上垂直堆叠。按照判定原理,如果要垂直堆叠以达到区块内效率最大化,要把每层蜂箱从上往下堆叠,但这样建造有些反直觉(万丈高楼应该平地起)。本文推荐从下往上堆叠,因为这样更符合一般需求,更美观也更实用,并且可以不用考虑Y轴先后顺序问题。区块的最大化利用仅适用于部分追求极限的玩家。

这里采用从下往上堆叠,每层包含平台、蜂箱和3层留白共5格高度的设计方案。经过简单计算,列举每一层蜂箱所在平台的Y轴位置如表5.1所示。如果读者想要把整个区块都建满,那么这个表格或许用得上,只需要保证平台的Y轴坐标在表格内即可,无关先后顺序。表格数据仅供此设计参照

表5.1 平台与Y轴高度的关系


1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蜂箱11163146617691106121136151166181196211226241
蜂箱26213651668196111126141156171186201216231246
蜂箱3112641567186101116131146161176191206221236251


如果读者有足够的耐心和资源,就能建好这样一个含有1224个蜂箱的区块。代价就是需要近5,000,000个养蜂硬币,而其中80%都是用于购买托米尔的黄金蜂箱。如果有满载区块的需求,建议把金蜂箱放在最后考虑。

功能扩展

我们知道蜂箱也有加速作物生长的功能,你一定会觉得只是养蜂有些浪费空间。那么这部分我们尝试把剩余的空间利用上。

首先我们琢磨一下蜂箱加速作物的原理:“作物越靠近蜂箱,被加速的几率越大(最近作物与最远作物的几率可相差近72倍)。”可以看出,尽管单区块的设计中四个角的蜂箱之间有加速的重叠区域,但因为加速几率随距离的衰减过大,所以将作物种在蜂箱重叠的加速区域不会有明显的效果。结论就是,种植作物时离蜂箱越近越好

在蜂箱附近种植一些作物,放置水和农业水晶,在区块中心放上搜集水晶和箱子用于收集掉落的作物和种子,给水晶设置范围和白名单,一套高效的农耕系统就完成了。如图6.1所示,图中展示了其中一种本人设计的方案(如果在丰饶之地,耕地可以换成园艺草),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意增加或减少耕地。

养蜂教程—基于单区块的高效自动化养蜂厂设计-第10张图片

图6.1 仅添加耕地的设计参考

但是别忘了,我们还有一个能催长作物的东西:生长水晶。其上限为3的距离判定也和蜂箱一致是不是很巧妙,且加速几率在范围内是均等的,这意味着重叠区域的作物有更高的几率被催熟。但其限制就是蜂箱有三种但生长水晶只有一种,不得不每隔2层放一层水晶,并且无法催熟生长速度为极慢的作物。如图6.2所示,蜂箱附近放上生长水晶,在其底部放上能量激发方块、给水晶增加升级石板都能进一步提高催熟作物的效率。

养蜂教程—基于单区块的高效自动化养蜂厂设计-第11张图片

图6.2 带生长水晶的设计参考

之前的蜂箱方案似乎只能放下8个生长水晶。对此,笔者针对生长水晶最大化重新设计了一种可以放下12个生长水晶的布局,可供参考,如图6.3所示,青色区域为所有生长水晶催熟范围的重叠区域。

养蜂教程—基于单区块的高效自动化养蜂厂设计-第12张图片

图6.3 针对生长水晶的优化布局参考

笔者提供的方案也许并非最优解(但效率绝对不低),更多布局还请读者自由发挥。

结语

感谢你能看到最后。这篇教程是我写的第一篇图文教程,会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还请多多包涵。

希望本文能够对你有所帮助,更好地体验M3的自动化部分。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对本文的看法或者建议。

最后,祝各位游戏愉快!

相关阅读

    以下文章部分内容已过时,不过仍然具有参考价值。